close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ction &

心心念念草間彌生於北師美術館的展覽近半年,終於於清明假期第一天(2025/4/3)有機會親自走一遭。

本以為觀展人潮會很踴躍,可能是午餐時段,好佳在進館參觀的人潮不如我所預期洶湧,頗為輕松。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ction &
2024.12.21 - 2025.05.04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ction & More 1951-2005

草間彌生於1929年3月22日生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市,才剛過生日。女兒一聽她1929年出生,馬上脫口:她已經往生了吧。真是無禮,人家活的好好的,高齡96歲啦!

草間彌生,為當代藝術史上最具代表性及顛覆性的創作者之一。

1957至1973年間移居美國,後返回日本定居。

草間彌生學生時期受日本畫訓練,卻不囿於傳統藝術形式的框架,由個體的生命經驗轉化、發展出獨樹一格的藝術語彙,作品媒材遍及繪畫、雕塑、拼貼、版畫、行為展演、錄像及大型裝置等,並跨足時尚產業,以其鮮豔奔放的色彩、大膽具原創性的創作題旨及形式聞名於世,於歐美前衛藝術浪潮、乃至於當今視覺藝術領域中,皆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1990年代,是草間彌生1973年自美國返日後,重回國際觀眾視野,而後大放異彩的關鍵時期。

1993年,她成為首位於威尼斯雙年展日本館個展的藝術家;隨後五年,洛杉磯郡立美術館、東京都現代美術館接連舉辦大型回顧展,奠定草間彌生作為當代藝術大家的定位。

1998年,草間彌生受昔時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曼麗及策展人南條史生之邀,於「臺北雙年展」創作巨型現地裝置《圓點的強迫妄想》,以七個帶有黑色圓點的螢光粉紅氣球滿佈北美館的中庭,是為草間彌生以巨大雕塑與公共空間對話的重要節點;該次展覽亦開啟這位風靡全球的藝術家與臺灣的頻繁交往。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展覽以草間彌生與臺灣的原點——特別重製的《圓點的強迫妄想》揭開序幕,聚焦其1951年至2005年間的創作,展出70件精選作品,透過「草間的綻放」、「圓點・原點」、「草間的蟄伏」、「Love Forever」四個子題,以草間彌生生涯中的創作探索與實驗為引,深入藝術家跌宕豐厚的生命軌跡。

本展汲取收藏家W Collection獨到的收藏視野,奠基於日本青森縣立美術館「從W Collection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草間彌生の キセキ –W コレクションによる)之展覽成果,北師美術館亦與草間彌生工作室緊密合作,除重製《圓點的強迫妄想》之外,並借展10餘組鮮少曝光的偶發展演紀錄及服裝展件,聚焦藝術家早期行為實驗對形塑其藝術生涯的重要性。

步入北師美術館,數顆碩大的有機形體橫亙挑高展間,穿行期間彷如走入草間彌生的世界——消融於無盡重複的圓點之中。《圓點的強迫妄想》等數件大型裝置、軟雕塑與標誌性畫作,體現 1985年後「草間的綻放」:逐步踏上世界舞台的她,作品揮別70年代的陰鬱,愈發流露出生氣蓬勃、無拘揮灑的創作動能。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ction &

《圓點的強迫妄想》

展覽於二樓、三樓及B1展出。

拾階而上至二樓,首先入目眼簾即時「圓點的強迫妄想」。

【北師美術館】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

《幻影的彼方》

聽說人間樂園香格里拉在幻影的彼方這個桃花源裡沒有壓力也沒有疾病
溫暖的氣候中人、花朵與蝴蝶青春永駐,閃爍著金色光輝
但是,凡從這裡踏出一步,任何生物便轉瞬老朽死去
色彩斑斕的花卉與水果,也會一齊失去生命力而枯萎對我而言藝術創作就是像這般桃花源耀眼的事物
我的創作中,從大地生長的植物與自五感沸騰的熱血益發鼓動而光芒萬丈
我是香格里拉的女祭司
-〈幻影的彼方》

【北師美術館】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

第一個複合媒材藝術即為「幻影的彼方」,旁有草間彌生錄製的影片,歡迎大家到她的幻影房間。大家都知草間彌生飽受幻影幻覺所苦。我個人認為從影片中她的神情,會很合理的猜測她真得有精神疾病。草間彌生的介紹帶給我迷幻脫離世事的感受,類似愛麗絲夢遊仙境,到了奇妙的異世界。

【北師美術館】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

繼續迎來的創作,一黑一白,實在參不透藝術家。

前方的黑色作品,讓我聯想到「黑色心臟」,彷佛可感受心臟的跳動,血管。

後方白色作品,完全不能理解。

【北師美術館】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

《性的強迫妄想》

隱喻著實明顯。女性的高跟鞋被陽具形狀的突出物填滿。讓我不禁好奇草間彌生有受過什麼性方面的打擊,對草間彌生而言,性似乎帶著強烈的強迫。


三樓展間則如時光迴廊般,回溯其創作萌發的軌跡:「圓點・原點」展出早期的圓點、日本畫作品,呈現年少的草間彌生如何透過畫筆,描繪、轉化其眼中所見的自然萬物、家庭關係與二戰的社會景況。

【北師美術館】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

旅美時期的受挫經驗與1973年返日後的震盪階段,則收納於「草間的蟄伏」,多件粉彩、墨彩與拼貼形構的平面作品,潛入藝術家身心混沌時期的恐懼、焦躁、絕望與想望。


地下室的「Love Forever」展區聚焦草間彌生1960年代中期以降所進行的偶發行動,以《花縱慾》等四部前衛的展演紀錄影像,交織大型裝置《驅迫意象》及數件於早期演出中繪製使用的珍貴服裝,深入這位舉世無雙的藝術家為大眾所開創的,關於反戰、性、身體與愛的繁複想像。

【北師美術館】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

【北師美術館】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

鋪滿了通心粉的地面

最後,我很喜歡草間彌生下列的詩作,對她的奮力求生,滿滿的感動。

在魚貫往來的人潮中
我奮力打拼如此多個年月
不知道有多少次都想拿刀自刎尋死
然後重整思緒,重新站起我渴望生命燦爛的陽光然後無限地活到人生的盡頭
詩作〈草間彌生之愛的訊息〉

草間彌生的作品,對我而言真得很難懂,女兒還反感的要命。

但誠如蔡明亮導演所說,也許今天走了一遭看展,對草間彌生還是沒那麼了解,看不懂。但在觀看的過程,藝術家的情感會慢慢地滲入。

我們總要有個開端,對吧。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ction & More 1951-2005
總策畫|林曼麗
策畫|北師美術館團隊
展期|2024.12.21-2025.5.4
地點|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34號
主辦單位|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
合辦單位|時藝多媒體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協力單位|草間彌生工作室、臺北市立美術館、青森縣立美術館、廣島市現代美術館
借展單位|株式會社草間彌生、臺北市立美術館、W Collection、MOMACON
贊助單位|建銘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財團法人建弘文教基金會、美術館之友聯誼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kylar 的頭像
    Skylar

    Skylar & Andrea

    Skyl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