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024)5月,台灣南部的民眾很幸福。 奇美博物館和高美館,分別推出高規格的國際大展與藝術大師之作。首先,就是轟動全台灣的藝文大事,讓大家瘋狂不已的,莫屬奇美博物館與英國國家藝廊(National Gallery)共同主辦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

【奇美博物館】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

成立於1824年的英國國家藝廊,被公認為世界最偉大的美術館之一,館內收藏13世紀至20世紀逾2,300幅藝術名畫。適逢英國國家藝廊200週年大規模整修,運用本館檔期間隙借出作品的巡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帶來50位重要西洋藝術大師所創作的52件國寶級畫作,去年已於上海、首爾、香港等地巡迴,而臺南為國際巡迴展的最後一站,之後想看大師真跡,只能買機票去英國倫敦了。

奇美博物館其實本來沒有於原訂巡迴名單內,是奇美團隊於2023年初,他們發現巡展在上海展開,看準後在6月主動出擊聯繫,由於過往2021年V&A博物館《蒂姆.沃克:美妙事物》與英國肖像藝廊《時代的臉孔》兩次合作與英國結下的緣分,也幫助奇美用實力贏得信任。讓奇美爭取到亞洲最終站。真是夠力。

【奇美博物館】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

奇美博物館此次策展\按照藝術史發展,以年代發展呈現,分為五大單元,依時間軸依序展開。讓旅客走完一趟,就是走過400多年藝術史軌跡。

Ⅰ 人文的甦醒:歐洲文藝復興繪畫 The Awakening of Humanity—European Renaissance Paintings
波提切利與十五世紀義大利繪畫 Botticelli and Painting in Italy Before 1500

書房中的聖傑洛姆 安托內羅.達.梅西那(活躍於 1456,卒於 1479)約 1475

【奇美博物館】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

畫家簡介:畫家是文藝復興早期義大利南部的知名畫家安托內羅.達.梅西那。梅西那以肖像畫與風景畫聞名,曾在那不勒斯學習,受到尼德蘭畫家楊.范.艾克的影響。擅長肖像畫以及風景畫。梅西那在1475–1476年到訪威尼斯期間繪製了這幅畫。

本畫採用透視法,觀者的視線經過前景的石灰拱門,進入一座有如教堂的靜謐空間。書房中身穿紅衣主教長袍的人正在翻閱書籍他是天主教聖人傑洛姆。在四世紀時將《聖經》從希臘文翻譯成拉丁文(稱為武加大譯本),天主教會至今仍在使用。他在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中非常受歡迎。

這座造型特別的書房建立在一個平台上,有嵌入式書桌與書櫃,擺著聖傑洛姆的私人物品,包括花瓶、植物、書籍手稿等;座椅則是主教使用的圓椅。
畫作前方的階梯有鷓鴣、孔雀與銅碗,分別象徵真理、永恆與純潔。

左邊的鳥,是鷓鴣(ㄓㄜˋ ㄍㄨ),聖經耶利米書 17:11 中說到鷓鴣會把別鳥的蛋偷過來放在自己的巢,跟自己的蛋一起孵,但是當”他鳥”長大後發現鷓鴣不是自己真正的媽媽,就會飛走,隱喻不正當獲得的財富,之後也會離你而去,畫牠代表「真理」。

中間的孔雀,孔雀是天后赫拉代表聖物。天后這個天神也代表了「永恆」的意思。而在基督教中孔雀被視為復活的象徵,其實可以上溯到初期教會的地下墓窟那裏去。古人相信孔雀為擁有不死肉身的珍禽,他們還相信孔雀每年脫換身上的羽毛一次,新長出的羽毛的顏色更光澤和漂亮。上列兩種傳說便提供了初期教會養分,把孔雀這些特性關聯到基督教的信仰和生活上,孔雀遂成為了基督和祂的跟隨者的生命不見朽壞與復活的象徵。

而最右邊的銅碗則代表「純潔」。

除了前景的鷓鴣、孔雀外,畫家還畫了許多動物藏在裡頭,總共有八種動物。例如右側陰影中有隻踩著斑斕地磚的動物,據傳是聖傑洛姆馴化自荒野的獅子。

而背景的窗外能看見綠意盎然的風景,呈現出一個充滿細節的空間。

延伸閱讀:【英國國家美術館紀行 #17】15世紀義大利早期文藝復興畫家─安托內羅‧達‧米西納


阿波羅和達芙妮 皮耶羅.德爾.波拉尤洛(約 1441–1496 前)

【奇美博物館】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

乍看這副畫有些詭異,畫中的女子雙手變成了樹枝,準備朝空中飛去。而男子抱著大腿,似乎苦苦哀求著她別走。

噯呀呀~恐佈情人不成? 女子為了逃離恐佈情人,寧可變成樹嗎? 了解畫中故事後,才知這根本是小屁孩造成的悲劇呀。這副畫,到底在說什麼故事呢? 

畫中的男主角是太陽神阿波羅(Apollo),而女主角是達芙妮(Daphne)為河神(Peneus)的女兒。在希臘神話中,阿波羅是希臘神話中最多才多藝的神,象徵着男性之美。而達芙妮則因美貌而聞名於世。這二人根本就是絕配呀。然而,達芙妮小姐曾發誓要像月神阿提蜜絲一樣永保童貞,一輩子不為男人所影響。

阿波羅就很壞,嘲笑愛神邱比特(Cupid),搞得小朋友很氣噗噗,決定來場愛神惡作劇。(根本死屁孩)

邱比特有兩種弓箭,一種是象徵愛情的金箭,另一支是象徵憎恨的鉛箭。被金箭射中的人,心中會燃起愛火;被鉛箭射中的人,會變得萬念俱灰,不願接近愛情。邱比特趁著阿波羅不注意時,把金箭射向他,恰巧達芙妮經過,調皮的邱比特就把鉛箭射向她,讓她一生只鍾情樹木。

熱烈求愛的阿波羅在山林間追逐著達芙妮,可以想像達芙妮,嚇的拔腿逃跑。

逃到身心疲累的達芙妮決定向父親求救。

沒想到老爸河神也夠狠。聽見達芙妮的求救聲,就施展了法術將她變成一棵月桂樹。

達芙妮的秀髮頓化成樹葉,雙臂化作樹枝,臉成樹頂,雙腿伸展成樹幹,深深的陷入泥土之中。

可憐的阿波羅,擁抱著樹枝,在木頭上親吻了一下。癡情的他哭著對著再也跑不動的月桂樹表白:「就算妳不能成為我的妻子,我還是永遠愛著妳。我要用妳的枝葉作頭冠,用妳的木材做豎琴,用妳的花裝飾我的弓箭。我要賜妳青春永註。」 

故事看到最後,真心認為阿波羅完全是瘋仔,戀屍

相傳,這是阿波羅以月桂樹為聖樹的因由,實在是太執著了。別隨便嘲笑小朋友,瞧瞧邱比特的報復,有夠狠的。

原文網址: 【月桂女神】女神拒愛願化成樹 淒美神話訴說:愛不是束縛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150834?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聖澤諾比烏斯的三個奇蹟 桑德羅.波提切利(約 1445–1510)

【奇美博物館】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

想像一下,中午要去買便當時,你剛好遇到了畫中人物起同是,你是會嚇到不要不要,還是好奇心大起跑去圍觀瞧瞧。

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畫家-波提切利,波提切利是文藝復興初期的繪畫大師,『維納斯的誕生』就是波提切利的大作。然而於晚年受到宗教與政治動盪的影響,其創作風格與主題大大轉變,變成為帶有宗教色彩畫作(說穿了,就是為了生活呀)。而〈聖澤諾比烏斯的三個奇蹟〉正是波提切利生涯晚期之作。

澤諾比烏斯為佛羅倫斯主教,由於很偉大,因為前面加了「聖」尊稱,故稱「「聖澤諾比烏斯」。波提切利以主教的生平創作四幅系列畫作,而這幅畫作是系列中的第二幅,以彩繪壁掛(義大利文spalliera)的方式呈現,通常作為臥室裝飾的一部分,畫作長度為高度的二至三倍。

畫作描繪的內容,是聖澤諾比烏斯主教行三個奇蹟的故事。

【奇美博物館】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

畫面左側的第一個奇蹟,兩位年輕人毆打母親而遭受詛咒,主教口中念念有詞的進行驅魔儀式:惡靈顯身吧。

說時遲那時巧,兩隻手足無措的黑色的惡魔,從年輕人的口中冒出,旁邊的膽小鬼們,嚇得不敢直視直呼「阿彌託佛、阿彌託佛」(誤很大)。

身穿藍袍男子,似乎湊熱鬧的路人,剛巧經過直說:讓我瞧瞧、讓我瞧瞧,發生了什麼事?

現在看來非常有趣。

【奇美博物館】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

第二個奇蹟在畫面中央,一位心急如焚的母親對著死去孩子鬼哭神嚎。不說,我還還以為媽媽是巫婆呢。

只見主教跪求在地舉起右手,禱念儀式,此時旁人都祈求著「oh~let mercy come」

而奇蹟般的男孩慢慢原回復生命,死而復生。

第三個奇蹟在畫面右側,主教將手放在行乞盲人的眼睛上,讓盲人重見光明。

不得不說,波提利切大師畫風精細,帶給我身歷其境的感受。

拉斐爾與義大利文藝復興 Raphael and the Italian Renaissance

維納斯、墨丘利與丘比特(愛的教育)柯瑞喬(活躍於 1494,卒於 1534)

【奇美博物館】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

畫作中,信息之神墨丘利在教導兒子丘比特讀書。
以往對希臘羅馬神話畫作的印象,從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都是誇張到不行的劇情。例如前面提到的阿波羅和達芙妮,以及下幅「花心大爺搞斷袖之癖」,但這幅畫竟然是溫馨family,描繪媽媽看著爸爸教兒子讀書的場景。

我想,爸媽已經盡力教了,但有時天性很難調教。死屁孩-邱比特,怎麼沒有讀聖賢書,做聖賢事,反而跑去惡作劇,搞的達芙妮變成月桂樹了。

被強擄的加尼米德 達米亞諾.馬扎(活躍於 1573)

【奇美博物館】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

阿波羅與達芙妮,是述說為了逃愛心甘情願變成樹的故事。而這副大作,是述說著為了愛(欲)變成老鷹抓人的故事。

變成老鷹抓走男人的就是眾神之王宙斯,宙斯是位風流的男子,好色。由於我是5月出生的金牛座,所以我知道宙斯為了吸引美麗的公主,變成一頭公牛。

但還真不知,宙斯這回還變成老鷹,擄走小鮮肉-蓋尼米德,將之帶回天界成為他最摯愛的情人。

超過我的三觀,重度犯罪了這老頭子。這不是風流了,是縱欲好色下流吧!!!

這位美少年被宙斯觸動,擄回天界。而宙斯為了讓蓋尼米德長生不老,賦予他永恆的青春,就讓德尼米德升上星空變成水瓶座,可以永遠的在宙斯的身邊。

延伸閱讀【希臘神話-眾神篇】宙斯濫情史(3): 神王唯一情夫蓋尼米德, 水瓶座由來

聖母子與施洗者約翰(加瓦聖母)拉斐爾(1483–1520)約 1510–1511

【奇美博物館】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

畫家簡介:畫家為被視為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的拉斐爾。拉斐爾雖於37歲即英年早逝,然而他的作品一直主導著歐洲繪畫的學術傳統發展,影響直到十九世紀中葉甚至更久。

《聖母子與施洗者約翰》以聖母瑪利亞、聖子(耶穌基督)和施洗者約翰為題,這幅畫聖母與聖子之間的親密互動以及聖子與施洗者約翰的眼神交流,均反映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

畫作發生在一個房間內,透過窗戶可以看到羅馬的風景。窗戶之間的黑色柱子凸顯聖母的明亮面容。後方的兩扇拱型窗外,有如羅馬郊外的鄉村風景。

聖母以複雜且扭轉的姿勢側坐在簡單的臺座上,小耶穌自然地坐在聖母的膝蓋上,並從聖約翰手中接過康乃馨,象徵神聖的愛與耶穌未來將受的苦難。

拉斐爾藉由手勢和目光的描繪,暗示了人物之間複雜的內心羈絆。聖母表情陷入沉思,也許正在思考兩個孩子未來的命運。

《加瓦聖母》是拉斐爾的幾幅聖母像之一,具有金字塔形的構圖。這幅畫因其甜美、優雅、美麗和技術嫻熟而受到高度讚揚。除了謹慎的圓光外,幾乎看不到其他表現超凡的元素。

這幅畫作充滿畫家的精心安排,舉例來說,以孩子們雙手的空間為構圖中心,結合聖母的姿勢形成一個穩定的結構,加上建築物的線條,強化了沉思的靜謐與神聖的和諧感。

延伸閱讀:《療癒羅浮宮》:拉斐爾跟莫札特一樣是模仿天才,英年早逝據傳是「縱慾過度」

 

Ⅱ 從王室到平民:巴洛克繪畫 From Royalty to Commoners—Baroque Paintings

被蜥蜴咬傷的男孩 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1571–1610)

【奇美博物館】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

噯呀~是不是忍不住,跟著畫中的主角一起"噯呀"。極帶戲劇張力,聲音都從畫中跑了出來呢。

畫中的主角,頭上戴著朵白玫瑰,著眉頭,豐厚的嘴唇微微張開,而肩微微地縮了起來。原來是隻蜥蜴咬著他右手的中指,使他痛苦地往後退。

卡拉瓦喬在前景中繪製許多精美的靜物元素,桌上有櫻桃和李子,果皮的光線反射顯示出果實飽滿;玻璃花瓶裡插著玫瑰和茉莉花,花瓶曲面上還可見房間的倒影。畫功非凡高超呀。
此作確切的意涵一直存有爭議,這個場景可能暗喻愛情帶來的痛楚,或隱藏在美麗事物背後意想不到的危險。
在這幅作品中,前景的靜物元素與男孩瞬間的動作形成鮮明對比,充滿戲劇敘事感。

祈禱的聖母 沙索費拉多(1609–1685)

【奇美博物館】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

薩索費拉托1609年出生於意大利馬爾凱的薩索費拉托村。他的原名是喬瓦尼•巴蒂斯塔•薩爾維達,但他以出生地的名字活動。從21歲開始為修道院畫祭壇畫的他尤其擅長畫聖母肖像畫,因此人氣很高。瑪麗亞必須徹底地理想化,因為她是耶穌的母親。絕對不能被看成是平凡的鄰家女人。薩索費拉托描繪了聖母在深夜裏祈禱的樣子。幹凈無瑕的皮膚、溫和的眼神、溫柔的雙手、優雅的服裝和姿態等,塑造了獻身而又理想的“天上女人”形象。

《祈禱的聖母》就是一幅非常戲劇性的畫面。站在畫成實物大小的這幅畫前,聖母就像在我們面前祈禱一樣。畫家將聖母的服裝描繪得既真實又突出,這與單純、漆黑的背景形成鮮明對比。

紅與藍是聖母永恆的服色,藍色代表她天母的地位,紅色代表她對兒子與世人的愛,白色代表她的純潔。

在這裏,桑索菲萊托豪氣的使用了大量名貴的青金石,研磨出明豔的群青(ultramarine)色。其餘大部分聖母的臉與身體都包裹在白得耀眼的頭巾下,在全黑色的背景中更形突出。紅色的衣裙是間隔藍色與白色的點綴。其中,受光披風的強烈的藍色壓倒了我們的視線。群青(ultramarine)色是藍色中最棒、最珍貴的顏料。進口從阿富汗礦山開采出來的青金石後磨碎而成的群青因其鮮明的顏色而深受畫家們的喜愛。但是其價格像黃金壹樣貴,正如聖母的衣服一樣,只限定於畫中最重要的部分使用。

整個聖母像一尊立體浮雕似的,在完全漆黑的背景中冉冉冒出。她雙手合十,低着頭,正在虔誠的禱告。白皙的臉龐帶着一抹紅暈,更顯年輕純潔。

據傳此畫是英國國家美術館最受歡迎的聖母,是所有該館推出的聖母類產品,包括書籍封面、明信片等,銷量最佳的畫作。相對貝利尼與拉斐爾,桑索菲萊托可說較不為人知,但只需一幅好的作品,就能在聖母畫這一題材下,與兩位前輩大師並列。

Ⅲ 探索與創造:壯遊風潮 Exploration and Creation—The Grand Tour Trend
卡納萊托與十八世紀歐洲繪畫 Canaletto and European Painting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威尼斯:卡納雷吉歐區入口  卡納萊托(1697–1768)可能作於 1734–1742

【奇美博物館】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

畫家簡介:卡納萊托出生於威尼斯,以描繪該城市景色聞名,尤其受到英國收藏家的青睞。開始創作前,他會先在工作坊準備詳細的圖稿,有時會使用暗箱,除了可以準確呈現描繪的景色,還能調整視角以獲得更令人滿意的構圖。

卡納雷吉歐運河是威尼斯僅次於大運河的重要水道,卡納萊托改變透視形成更戲劇性的構圖:最右邊建築的正面比實際的更銳利,開闊的河道使橋樑離觀者更近,也更容易看見兩側的建築。

仔細瞧瞧,畫中人物似乎正划著Gondola貢多拉。有拜訪過威尼斯的朋友們,應該知道威尼斯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傳統划船—貢多拉。貢多拉是威尼斯境內主要的交通工具,船身多為黑色,兩頭高翹,會呈現月牙的形狀。船頭呈現S型,通常有一位船伕在船尾駕駛,透過單支船槳進行划水,搭乘貢多拉遊覽水都風光,是威尼斯經典必遊行程。

延伸閱讀:奇美博物館-拉婓爾到印象派藝術展覽精選


查爾斯.威廉.蘭姆頓肖像(紅衣男孩),湯瑪斯.勞倫斯爵士(1769–1830)1825
Portrait of Charles William Lambton (‘The Red Boy’), Sir Thomas Lawrence (1769–1830) 1825
【奇美博物館】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

畫家簡介:勞倫斯是英國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最傑出的肖像畫家之一,從小自學成材,被視為繪畫神童,憑著努力與才華在倫敦嶄露頭角,1792年成為喬治三世的首席宮廷畫家,也擔任過英國皇家藝術學院院長。畫風繼承自17世紀的范.戴克,擅長把人物表情與人物本身高級服飾的特殊質地、絨感、光澤等描繪得維妙維肖。

這幅〈查爾斯.威廉.蘭姆頓肖像〉又名〈紅衣男孩〉,是他的父親委託畫家湯瑪斯.勞倫斯爵士繪製。這幅畫作於1825年展出時,被評論家認為其表現出「單純又甜蜜的純真稚氣」,給予極高的評價,也成為勞倫斯傑出代表作之一。

紅衣男孩第一眼最吸引我眼球的部分,即是小男孩那白皙的皮膚、微微紅潤的臉頰,整體俊美又純真的臉龐。而大大的雙眸,黑眼珠往右上方凝視著,似乎在思索著什麼。

而他身穿紅色天鵝絨套裝,搭配白領荷葉邊蕾絲襯衫,感覺就是富貴人家的孩子,就是古代版的威廉王子吧。紅衣男孩名為Charles William Lambton,為勞倫斯爵士的寶貝男孩,這幅肖像畫大概繪於其6、7歲時。看起來實在有點早熟感呢。

圖解說男孩坐在一塊可以俯瞰月光下大海的岩石上,我很認真仔細端詳,還是看不出來在大海岩石上,一直以為是在室內沙龍畫的呢。而畫家在畫作中還細心在他身旁安排盛開的花朵,象徵他燦爛如花的年輕生命;然而查爾斯卻在13歲時因肺結核而離開人世間。

這幅畫的畫框層次多且寬,更是罕見的原始配框,由當年的製造商喬治.莫蘭特提供,是合作的畫框製造商之一,這種框通常稱為莫蘭特畫框或勞倫斯畫框。

〈紅衣男孩〉是1967年第一幅印在英國郵票的畫作,顯示這幅畫作與眾不同的重要性。當該家族有意釋出畫作時,為了讓畫作能成為公共財、公開向國人展示,英國國家藝廊找了許多天使贊助人,一同出資將畫作購藏入庫。

  
Ⅳ 光線與色彩:印象派繪畫 Light and Colour—Impressionist Paintings

鳶尾花 Irises  Claude Monet (1840–1926) Irises, about 1914–17

【奇美博物館】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

「印象派」一詞源自1874年一篇嘲諷莫内畫作〈印象.日出〉的藝評;但後來莫內成為開創印象派的畫家之一,他的作品也成為印象派的同義詞。

1883年,莫内在巴黎西北部的吉維尼買下一棟房子,建立一個大型畫室與廣闊的花園,種植了各式各樣的花卉;包括多種鳶尾花。他在晚年嘗試以與眾不同、出人意料的視角,創作了約二十幅鳶尾花系列作品。

其中這一幅,似乎是站在花園裡橫跨荷花池上知名的「日本橋」,往下俯瞰鮮花環繞的一道蜿蜒小徑。眼前這幅《鳶尾花》,整個畫面從上而下,似乎是莫內從花園裡的「日本橋」,呈現往下俯瞰周邊的繪畫視角。S型小徑貫穿畫面,左右有紫色鳶尾花點綴其間,繪畫線條奔放,筆觸快速自由。

他的筆觸快速自由,畫布多處沒有塗到顏料,色彩描繪也顯得粗獷,很可能是白內障的影響,使他無法細膩作畫。而這幅畫在莫內過世時還留在畫室中,無法確定是否已經完成。

其實,我只認識梵谷的鳶尾花畫作。二者的風格差異很大。


【奇美博物館】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

專訪|人文的縮影,《從拉斐爾到梵谷》策展人帶你看懂文藝復興、巴洛克、印象派!

鉴赏|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圣母子、公主和男孩肖像(上)

奇美博物館精選15件作品提供線上數位資源,非常好用的數位資源


 

【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亞洲巡迴最終場在台灣!從拉斐爾到梵谷,52件真跡重磅開展 ft.藝術導覽 郭金福

【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從文藝復興到印象派,橫跨400年的西洋藝術饗宴 ft.藝術導覽 郭金福

【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林布蘭離世前最後三幅自畫像之一:《六十三歲自畫像》ft.台灣藝術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鄭治桂

 

地點 特展廳
時間 2024.05.02 - 2024.09.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kylar 的頭像
    Skylar

    Skylar & Andrea

    Skyl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