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二天台北下起了微微春雨,幸運的,週末雨勢已停,事不疑遲,趕緊上山。
由於擔心登山路線溼滑,今個不登高,走走平易近人的人車分道,享受山嵐。
第一段
冷水坑至新園街段人車分道銜接百拉卡公路入口站(原七星山站)至冷水坑段人車分道。
以冷水坑遊客服務站為起點,一路往東南至陽明山總站為止,約4.7公里。
陽明山總站海拔高度為428m,冷水坑遊客服務站海拔高度為739m。
今日從陽明山總站這的中山樓出發,往上走到冷水坑。
中山樓大門的墨染櫻盛開中,吸引了許多人在此拍拍美照。
穿過人潮,向新園橋走去。
新園街毫無人氣可言,一路上沒遇到超過10人,實在太棒了,獨享這片寧靜的山嵐。
很少從這面看紗帽山。
今天整片的雲層,陰鬱的天色。
沒有登山客,連車輛都很少呢。極度清幽,十分令人醉心。
此
步道因處於背風面、環境較為潮濕,沿途除植物林相、動物資源豐富多樣外,夾雜於闊葉樹林間的蕨類,如斜方複葉耳蕨、伏石蕨、栗蕨、生芽鐵角蕨、鬼桫欏、臺灣桫欏及筆筒樹等,更為本步道的常見植群。
樹抱石
植物的生命力只要有一點點生存的依據便會緊緊抓住,全力展延,力圖在最小的立足基礎上,展現出最強大的生命力。裸露的樹根團團盤住賴以依存的大石,那是一顆小小的種子奮力生長,歷經歲月考驗的美麗痕跡。樹與石緊緊環抱,兩者協調,混然天成,令人讚嘆!萬物之間的相處之道,就是互相包容、互相接納,便能活出另一種光采。
遙望遊客中心
這時節,何以如此楓紅?
首先走到陽明溫泉渡假村,前身為菁山露營區。走累了,可以來此用下午茶哦。
往前沒多久,過個馬路,就到了絹絲瀑布登山口囉。下回來走絹絲瀑布。
朝菁山自然中心走去的碎石子布步道。
非常非常推薦來此走走。
步道中設有涼亭,可以眺望竹篙山。
老伴的幸福。
這位媽媽好可愛哦,特別帶孩子來玩土。不過~~陽明山國家公園內適合這樣嗎?????
走了好久,突然發現櫻花花半。可四處張望,實無發現櫻花樹的蹤影,好神奇哦。
非常多的樹抱石。
這棵樹應該死了吧? 密集恐懼症發作~~~
松園處。為何有這麼整齊的植樹呀。
因處於背風面、環境較為潮濕,石頭上滿滿的青苔呀。
大自然的生命力實在令人驚嘆。樹倒成這樣,樹枝反成樹幹啦。
日治時期的人工造林-柳杉
當您置身於此步道時,高大的柳杉參差不齊地穿插在闊葉樹林間相當顯眼;而這片柳杉林的形成,起源於日據時期(約1924年)臺灣總督府為了祝賀日本裕仁皇太子的造訪及新婚,在七星山、大屯山等地區展開長達十年的「大屯山造林運動」,以達涵養水源、增進景觀之美。但受冬季強勁的東北季風及火山地質貧瘠土壤等環境影響,迎風面的造林樹種大多無法生存而逐漸死亡,至今僅遺留部分造林跡地;您眼前所見的這片柳杉林,即為當時遺留於林間的一部份。
約莫1小時,終於要到目的地-冷水坑啦。
左轉可以攻上七星山主峰,可今天地面溼滑,不大算冒險上山。
第二段
夢幻湖步道
夢幻湖停車場登山口至苗圃步道2號亭約1.5公里
冷水坑站→夢幻湖為上行陡坡
夢幻湖與臺灣水韭
夢幻湖水域面積約0.3公頃,是陽明山國家公園中少有的濕地環境。由於受到地形的影響,夢幻湖長年雲霧繚繞,彷彿置身夢境,因而得名。
夢幻湖濕地內孕育了多種的水生植物,如台灣水韭、七星山穀精草、水毛花、小莕菜、針藺、燈心草、荸薺等,但最具知名度的就屬台灣水韭。全世界中目前僅在陽明山國家公園夢幻湖內發現台灣水韭的蹤跡,是亟需保護的珍稀植物,因此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已將夢幻湖劃設為生態保護區,內政部營建署並將之指定為國家重要濕地,積極進行棲地保護及復育工作。除了水生植物外,濕地內還有豐富的蛙類、蛇類、鳥類及水生昆蟲,生態多樣性極高。
水氣氤氳的夢幻湖。在此享受寧靜帶來片刻平靜。
七星公園有涼亭、長廊,天氣好時眺望視野良好,可仰望七星山坡面的蒼翠的植物林相或俯視台北市景觀、紗帽山或遠眺雪山山脈等。
臺灣藍鵲
屬臺灣特有種。雜食性,性情凶猛,會攻擊其他鳥種。但另一方面卻有家族相互扶持的精神;性喜群居,在生育季節,親鳥育雛時,前幾年出生未有繁殖機會的近親,會幫助親鳥育雛,擔任保姆和守衛的角色,具有強烈的護巢行為,對於侵襲者會毫不留情的攻擊,直到對方離開為止。
好像是南國小薊 [薊: ㄐㄧ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