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台灣轟動藝文界的國際大展,除了奇美博物館,就是高美館的「瞬間」特展了。『瞬間』展覽是英國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與國巨基金會(YAGEO Foundation)接洽借展合作,所舉辦的特展。從上述策場人士的背景,不難猜測「瞬間」所要呈現的概念,是走與奇美《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截然不同的風格。 特別走一了趟南台灣,就是要一次打包。

特展│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2024.06.29 - 20

本次展覽精選 34 件泰德美術館藏品和 21 件來自國巨基金會的現當代作品,件件都是必看大作,呈現 20 世紀最關鍵繪畫與影像作品。

展覽分為 6 大主題展區,引導觀眾穿越繪畫與攝影的藝術旅程。

1. 攝影時代的繪畫 

綜觀二十世紀,藝術家們相繼採用攝影來創作,使得繪畫如實映照世界樣貌的概念,開始變得複雜。比起畫作,透過鏡頭再現了更具說服力的現實。於是畫家們也開始發展新的風格和視角,來回應這樣的挑戰,尤其是研究關於人物形象的題材。

Alice Neel 愛麗絲.尼爾
Puerto Rican Boys on 108th Street 108街的波多黎各男孩

1955 
特展│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2024.06.29 - 20

關於畫家Alice Neel 愛麗絲.尼爾

愛麗絲.尼爾出生於美國鄉下的平凡家庭,從小夢想成為藝術家,媽媽不但不支持還打擊她:你只是一個女孩……一百多年前,許多有才華的女孩被困在家庭中,能做的工作也很有限。尼爾不願放棄,高中畢業後白天工作,晚上到學校繼續學習。
因結婚搬到古巴,幾年後又回到美國。這時,生活受到嚴重挫折:女兒病逝、先生離開,悲痛的她,在醫院住了一段時日直至病情好轉。
但即使生活很糟糕,尼爾仍然創作不懈;有時,她等孩子睡著後再畫畫。她不在乎流行,愛麗絲·尼爾曾說,她非常關注弱勢者,畫那些在永無体境的競爭中,受到城市生活的的邊緣人,他們承受著沒有止息的壓迫和傷害。

關於創作

1938年她搬到紐約城市中所謂的「西班牙哈林區」,那是紐約最大的拉丁美洲裔社區,居民來自波多黎各、多米尼克、古巴與墨西哥,愛麗絲·尼爾長住了20多年。而〈108 街的波多黎各男孩〉,這條街居⺠大多是離鄉背井的外地人或他們的後代,住在這裡的尼爾,經常畫這些貧窮及被社會邊緣化的鄰居。但瞧瞧畫中男孩,叉著腰站在馬路中,彷彿是街區的小主人。

延伸閱讀   簡秀枝》再談Alice Neel 謎樣的藝術先知

畢卡索
Weeping Woman〈哭泣的女人〉
1937

特展│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2024.06.29 - 20

關於畫家

二十世紀藝術的領航員畢卡索,出生於西班牙。對這位被控訴家暴的渣男,沒什麼值得說明的。

關於創作

〈哭泣的女人〉是畢卡索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肖像主角Dora Maar)是畢卡索當時的情婦,他以大膽的色彩與多重視角摺疊的線條描繪出不同角度的臉龐,象徵著朵拉內心的痛苦與破碎的靈魂,亦傳遞出畢卡索對於當時西班牙內戰的悲傷。背景大量使用金、紅、黃、橘色等暖色調, 主題的臉白、藍、酸性綠等 幾乎都是冷色調, 畫家用顏色生動地呈現出失望. 

看得出來,這位女生在哭泣嗎?傷心難過的她,哭得眉頭都皺了,眼淚似乎也化成了冰。發生什麼事了?
1937 年,西班牙小村鎮的格爾尼卡遭到戰機的轟炸,幾乎夷為了平地。消息震驚了住在法國的畢卡索。〈格爾尼卡〉成了控訴戰爭的代名詞。〈哭泣的女人〉則是這個苦難事件的延續。
正面的眼睛,側面的鼻子、嘴唇和⽿朵,畢卡索採用不同的⾓度重組人的臉部表情。

 

Thomas Struth 托馬斯 施特魯斯
Basillca de Montreale, Palermo 巴勒摩 蒙雷阿萊大教堂

特展│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2024.06.29 - 20

Thomas Struth 是一位德國攝影師,以其博物館照片系列、20 世紀 70 年代杜塞爾多夫和紐約街道的黑白照片以及家庭照片系列而聞名。

 

特展│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2024.06.29 - 20

John Currin 
Thanksgiving
2003

特展│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2024.06.29 - 20

關於畫作

美國藝術家柯林愛畫美麗又怪異的女性!她們有時有個大肚子,有時四肢瘦⻑,誇張的就像卡通人物。看看〈感恩節〉。

感恩節是美國重要的節日,是家人親友團聚,一起吃火雞大餐的分享時刻。在這幅畫裡,看不出歡樂的節慶氣氛,而一些地方明顯不合理。比如畫中站立的二位年輕女子,有著難以想像的⻑脖子,畫中左方的女生扭頭帶著微笑,一手拿著鍋蓋,一手以古怪的⾓度拿著湯匙餵旁邊的女子;被餵的女子穿黑衣裙、張大嘴,個子幾乎要頂到天花板;低著頭、閉著眼坐著的女生,右手拿著葡萄,她的四周安靜的如暗沉的服裝。她們是姐妹、⺟女或朋友呢?
畫中桌子擺著生火雞肉、幾串葡萄、洋蔥、空盤子,玻璃瓶插著稀疏的花朵。這些是大餐食材?玻璃瓶是餐桌上的裝飾?桌子的另一半放什麼呢?房間中看不見的⾓落在煮東西嗎?
〈感恩節〉令人摸不透,它是一則藝術家編導的奇妙寓言。

延伸閱讀 古典形式的艳俗形象——看美国当代画家约翰·柯林的绘画

3. 如畫的場景 

當繪畫與攝影界線逐漸變得模糊,傑夫.沃爾(Jeff Wall)的創作探索真實與虛構、生活常態與奇思異想之間的界線,對於傳統上認為攝影如實紀錄了真實世界的概念提出質疑。他的作品描繪當代生活的風景和情境,召喚觀者去拆解那內含於稍縱即逝瞬間裡交錯疊覆的敘事。

Jeff Wall 傑夫.沃爾
A Sudden Gust of Wind (after Hokusai)  突如其來的一陣風(借鑒鑑葛飾北齋)
1993 

特展│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2024.06.29 - 20

關於創作者

加拿大攝影藝術家傑夫.沃爾(Jeff Wall)經常借用經典繪畫的構圖,以如同電影製作般的繁複拍攝手法,交錯堆疊的敘事,透過場景、燈光、刻意安排的演員,呈現出充滿日常既視感,卻又帶有複雜神秘的影像世界。

關於創作

今次展覽展出他最廣為人知的作品〈突如其來的一陣風(借鑑葛飾北齋)〉,經過縝密的編導設計,拍攝超過百張照片擬仿日本畫家葛飾北齋的〈駿州江尻,冨嶽三十六景〉,戲劇化的定格瞬間,引人走入繪畫與攝影界線模糊的場景,更打破真實與虛構、生活與奇思的界線。

【高美館】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 2024.06.29 -


特展│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2024.06.29 - 20

Peter Doig
Canoe-Lake

特展│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2024.06.29 - 20

關於創作者

彼得・多伊格(Peter Doig),1959年出生於蘇格蘭(Scotland)的愛丁堡(Edinburgh)

關於創作

《獨木舟湖》(Canoe-Lake,1997)的靈感來自於1981年的電影《13號星期五》(Friday the 13th,1981)。照片情景即是最後一幕倖存者於水晶湖營區被連續殺人魔傑森殺害的前一刻。多伊格巧妙的運用色彩組合,為畫面營造出詭譎氛圍與不安感,如夢境般的畫面傳遞出死亡、湮滅的氣息。

[On+the+Lake+Closeup+2.bmp]

延伸閱讀

「他的作品很有戲」 - 當代繪畫藝術家彼得・多伊格(Peter Doig)

 

Luc Tuymans 路克・圖伊曼斯
The Shore 岸邊

特展│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2024.06.29 - 20

關於創作

這幅巨大黑暗背景的畫《海岸》其實是一幅行刑的圖像,一群男人在夜間衝向岸邊並不停向前方招手,映照在身上的光亮給予了他們即將被救援的期待,然而不久後他們卻遭到了槍決。路克・圖伊曼斯(Luc Tuymans)是根據1968年英國電影〈#扭曲的沙〉開頭影像進行的創作,一種毛骨悚然之感。

延伸閱讀

「我的藝術,與藝術無關。」— 呂克·圖伊曼斯(Luc Tuymans)與繪畫在當代

 

5: 歷史取鏡 

攝像繪畫充溢著豐富的歷史、傳播媒介和記憶等元素,在將影像複製或轉譯到畫作的過程中,既和諧又矛盾。我們通常會把攝影視為一種客觀的影像,用不帶偏見的觀點呈現歷史。然而,清澈明晰的攝影鏡頭,究竟是讓我們一目了然,還是混淆且扭曲了鏡頭下的客體?

Gerhard Richter 格哈德.里希特
Two Candles 兩支蠟燭 1982 
© Gerhard Richter 2024 (05032024).

特展│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2024.06.29 - 20

關於畫家

德國藝術家葛哈・里希特(Gerard Richter)的〈瑪麗安阿姨Annt Marianne ,1965〉、〈兩根蠟燭Two Candles ,1982〉等作品是今次特展最具深度內涵的系列之一。

生於二次大戰的葛哈・里希特,經歷過從東德逃到西德的動盪人生,是德國最重要的當代藝術家之一,電影《無主之地》就是取材自他的故事為靈感。

關於畫作

葛哈・里希特在1982年創作了8幅以蠟燭為主題的經典油畫,飽滿靜謐的燭光畫面,在一片喧囂的藝術市場裡顯得格外意境深遠,在拍賣市場曾拍出將近4億元的價格,因而被比喻為世界上最貴的蠟燭。

延伸閱讀

【創作解碼】李希特最個人作品 《Aunt Marianne》背後的悲情故事|2024

 

特展│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2024.06.29 - 20

英國畫家大衛.霍克尼是20世紀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他擅長觀察描繪身邊親近的人事物和大自然風景,傳遞出豐富的情感。

2018年他的作品〈一位藝術家的畫像(游泳池與兩個人)〉於佳士得拍賣以9030萬美元(約新台幣27.4億)天價成交,創下在世藝術家最高的成交紀錄,也是他知名度最高的畫作之一。

這幅畫究竟有何魅力?畫面上一個棕髮男孩傾身凝視著腳下的游泳池,另一個男孩正在水中游泳逐漸逼近,一靜一動的對比,兩種繪畫風格的並置,青蔥綿延的遠山和波光粼粼的藍色水面,不僅展現畫家細膩高超的筆觸技法,更傳遞出一種神秘奇幻的戲劇張力,不由得好奇這兩個人的關係。「連空氣中都有賀爾蒙的味道」,曾有人如此生動描述。透過這幅畫作,大衛.霍克尼徹底展露他獨特的藝術才華。

出生於英國的大衛.霍克尼,是現存最具影響力的超級大藝術家,而〈藝術家肖像(泳池與兩個人像)〉則是二十世紀最有魔力的一幅畫。
熱愛自由的霍克尼,年輕時不滿英國社會的框框條條,追求自在生活的他,選擇開放的美國洛杉磯為落腳地。在這裡,明媚的陽光、湛藍的天空和到處看得到的游泳池,迷住了他;他也不再需要掩藏自己。繪畫從此發生了變化,波光粼粼的泳池成為最具識別的圖像。
這幅霍克尼最出名的畫作之一,包含了他最擅⻑的三個題材:肖像、泳池與風景。鬱鬱蔥蔥的山林中,紅衣外套男子站在泳池邊,傾身注視著向他游來的男子。他們二人是什麼關係呢?喔!他們
沒有任何關係。某天,霍克尼看到工作室散落兩張照片:一張凝視著地面的男子,另一張游泳的男子。藝術家注視著沒有關連的二張照片,湧現創作的靈感。
對畫畫十分講究的霍克尼,拍攝了大量的照片參考,還請來朋友當模特兒;為了描繪畫中風景,特地跑到法國南部取景。畫了好幾個月後,塗塗抺抺一再修改,就是不滿意,差點放棄了。幸而,為了參加展覽,重新拿起畫筆奮戰。
今日,霍克尼已是藝術界的巨匠,但他從不停止對藝術的冒險,總是渴望嘗試新鮮事,這讓他顯得如此與眾不同。

 

6: 融合新境 

在1950及1960年代,藝術家多方探索繪畫這一媒介的可能性,並將絹印和出現在流行文化、大眾傳媒、廣告等的影像元素結合到作品中。他們用網版印刷技術來對攝影的素材進行挪用、放大、複製,這樣的機械製程顛覆了獨特性和繪畫至上的概念,而日漸資訊化時代裡的海量圖像與訊息,則成為了擬仿的對象。

特展│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2024.06.29 - 20

 

觀後感想

瞬間特展的展品為現代作品,比較挑戰觀眾的鑑賞力。若沒有解說,除了天文拍賣價這類新聞外,很容易流於走馬看花。建議買導覽手冊,或行前多爬文學習。


廣播收聽

【英國泰德美術館 x 國巨基金會】繪畫與攝影的一眼瞬間

【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畫家創造世界,攝影師揭露世界 ft. 高雄市立美術館展覽部策展人 崔綵珊老師

【攝影 x 繪畫】模糊創作的邊界,真實虛構的交錯 ft. 高雄市立美術館展覽部策展人 崔綵珊老師

 


About Tate Modern

Tate 美術館有四間 (介紹TATE 文<-請點連結看文章,寫的極好),其中Tate Britain 和Tate Modern 在倫敦市中心,有別於Tate Britain 主以古典藝術為主(我個人認為頗像National Gallery,但更加著重於英國藝術),Tate Modern主要展示國際現代和當代藝術品。就我之前參觀的經驗,Tate Modern 不是我這種沒文化的凡夫俗子看的懂的,而Tate Britain收藏的William Turner對我剛言就簡單好懂,又好美。

About 國巨基金會

國巨基金會也是大有來頭。國巨的創辦人為就是大名陳泰銘 (就愛看八卦新聞的我們,陳泰銘就是關芝琳的前夫呀),陳泰銘出生於台南,兒時高雄成長。他從1976年開始收藏藝術品,為管理自已的藝術收藏,成立國巨基金會。而國巨基金會為全球前四大現當代收藏機構,主要收藏戰後與現代藝術作品。聽廣播說,如果陳泰銘稱自已第二當代藝術品收藏家,那就沒人能稱第一了。 可想而知,其收藏品有多豐富,且據說皆是珍貴的精品,不是隨隨便閉著眼買買買的。

之前我不大費解,為何國巨基金會借展予歐洲,不將收藏品於生長的土地上展出。其實陳泰銘,本就有過將展覽帶回亞洲甚至台灣的想法,直到2023年才在高雄市立美術館落實。

也許,我們可期待,陳泰銘效法前輩許文龍和亨利‧泰德爵士(Sir Henry Tate)一樣,對於藝術美的分享,出錢又出力。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建立一座揚名國際的美術館或博物館。

經網路爬文,據報陳泰銘正在覓地建國巨博物館,然而地點仍未確定。經暖男-陳其邁市長多次開口,希望博物館能落戶在陳泰銘成長的高雄市。

然而就我市井小民淺見,陳泰銘為成功大學畢業,在校園汲取的知識讓他壯為大企業家。而國巨總部所在地新北市,也是不錯的選擇呀。只是我並非博物館學科背景出身,真好奇,博物館選址的主要考量點為何?


Information

《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特展資訊
展覽期間|2024.06.29-11.17
展覽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101-103展覽室(高雄市鼓山區美術館路80號)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高雄美術館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kylar 的頭像
    Skylar

    Skylar & Andrea

    Skyl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